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海因里希 (第3/3页)
我先生,等她恢复正常,这种亲情关系是很容易培养回来的。呵呵…顶多成为一段羞耻回忆,话说回来,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一两件荒唐事……” 海因里希始终皱眉。 “办法来来去去,无非就是减少你们之间的接触。” “这个办法已经试过。” “但并不彻底,先生。” 皮球似的踢来踢去,兜兜转转绕回原点。 “恕我直言,先生,您口口声声说希望那个孩子恢复正常,却好像并不期待这个结果发生。” “我不希望破坏我们原本的关系。” “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先生,即便没有这种事,她也总有一天会长大独立,根据您描述的……那种原本的关系,相信我,要不了多久也会结束,呵呵……”他以过来人经验,“您知道的,鸟儿长大了就会高飞,这是生长的铁律,哎,我也会经常怀念我可爱的伊丽莎小时候粘人贴心的样子。”不像现在,多说两句都要战战兢兢,真要命。 当然他心中还有许多假设,呵呵,心理实验室这种地方装满了有悖常伦的事,眼前这一件还排不上号。 从进门开始,这家伙就从没坦白过自己,一个纯粹的长辈根本不会有这种忧虑,当然了,他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这很常见,否则需要他们做什么?不过他是懒得引导的,毕竟五分钟后会诊就会结束,他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些德国人身上,他此生再不会踏入德国一步,他在乎的只有那笔不菲的咨询费,好让他们一家在逃亡的路上能更顺利一些。对此他只是提醒, “这种事情能否处理得当,关键还是看大人。” 海因里希只说,“今天的事——” “您放心。” (解释一嘴,心理咨询之所以这么谨慎,第一是因为当时心理咨询并不普及,在大众眼里精神病和神经病划等号,反正通通关到精神病院治疗就对啦,另外在当时的政权下,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心理有问题都会一律打为对国家没有贡献浪费资源的残缺人士之类的,会被特殊处理,另外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和心理学家会被迫害,这类人有个性不容易被洗脑,学心理学的更会被上层忌惮,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个博士要离开德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