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7 (第1/3页)
张之洞咬牙,再致电:“我出钱买。”胡灵珊叹息,回电:“我能挤出一点点,白送你。东南亚有粮,你自己去买吧。”胡灵珊没粮食?这是真话,又偏偏很难让人不深刻怀疑。华国的江浙福建安徽各地,因为使用了化肥,兴建了水利,粮食收成好得不得了,怎么会没粮?印度又是产粮大国,怎么会没粮?这要从华国的体制上来解释真相。胡灵珊实行的是藏富于民的思路,华国的粮食税收比例,一直比其他地区的要低,朝廷征收的粮食数量非常的少,百姓手上的其余粮食,朝廷采取向百姓自愿收购的政策。有大量的粮食的百姓,愿意出售吗?很少很少。华夏的百姓,特别是农民,经历了太多的灾荒,祖祖辈辈的教训,就是要在家里多藏粮食,只有那满仓的粮食,才能给被饥荒吓怕了的农民一点点安全感。而这些有粮食的百姓,愿意在别人发生了灾荒的时候,拿出来救人吗?想的太美好了。越是听说被人灾荒,越是担心自己灾荒。多少大地主,宁可粮食放在仓库里发霉,也不愿意拿出来高价出售。这就是拥有鱼米之乡称号的江浙安徽的华国,一直处于粮食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粮食的原因。胡灵珊一直以来的主要粮食进口,都是加拿大,和印度。可是如今,日美大战,英德大战,全世界到处都缺粮,加拿大的粮食要么去了英国,要么去了日美,根本不需要远道运到华夏。而印度,其实没有外界以为的这么多粮食。印度的库存粮食,早就大部分被英国调到了欧洲救急,而剩余的小部分,又被胡灵珊搬回了华夏,印度如今几乎没有库存粮食了。为什么胡灵珊要大摇大摆的把印度的粮食搬回浙江?那是被以讹传讹了。胡灵珊大摇大摆的运回来的,大部分都是香料,只有极少的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