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7 (第2/3页)
,实在是劳累而寡功。耕完了地就得播种,还得除草施肥,等着长成可真得耗尽心血。刘疆三兄弟听刘秀说完这个后,好长时间都是数着碗里的米粒吃饭,再不敢有一点浪费。郭圣通蹙了蹙眉,她记得刘秀还说过那些农具的名称。翻土的叫铲,除草的叫锄,收割的叫镰。耕地的叫什么来着?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能好好改进下农具提高下生产效率想比是极有帮助的。可她长这么大都没亲手养过花,最多培培土。回头得让宫人们找套农具,她得在长秋宫前亲自耕地试一试。都说农人看天吃饭,若是逢着旱年,灌溉便是极为重要的了。自战国起,历任掌权者都很是重视水利工程。武帝时,自关东运漕粮从渭河到长安需半年的时间。由水工徐伯开漕渠后,一下使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不说,还顺带着灌溉了沿途的万顷土地。又引汾水灌汾阴下,后因着黄河移徙,水渠失了作用,便又把河东渠田交由越人耕种。临晋以西至重泉一带,土地贫瘠,又无多少树木,存不住水,灌溉向来艰难。武帝便发卒万余人,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因着土体单薄,极易崩塌。施工时水工们巧用匠心,想出了由地面凿井,使得井下相通而行水的法子。后人称此法为井渠法。修渠过程中,发现了龙骨,因此定名为龙首渠。其后,又在郑国渠上开了支渠——六辅渠,以灌溉郑国渠上游南岸的高地。郑国渠南,修建了白渠。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灌溉土地。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开通沟渎,起水门堤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为防纷争,召信臣还于田畔立刻石来划分区域。前世对农业水利的发展是做了切切实实的贡献,而如今因着之前战乱的缘故有不少陂塘都被土盖了。邓晨在汝南做太守时,便命许扬修复了成帝时废弃的鸿隙陂,可灌三千顷良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