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巧遇火把节 (第2/3页)
竹和青石筑成的屋落,参差不齐地坐落在大山中。而傍晚的山中,蒙上了一层薄薄轻纱,就像沉睡中的孩童被母亲披上了一件寒衣。而农家渐渐都点起了油灯,发着淡黄的微光,给夜里的大山装上淡淡的点缀,显得更加美丽。魅诗琪被美丽的景象所吸引,跟随这淡光便来到了古镇。古镇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然原本寂静的山野,待魅诗琪走进便看到不远处一群人围着一堆火把载歌载舞,魅诗琪微微眯眼,这里的人。待魅诗琪走进,一群着装异服的人先是惊讶,随即便热情的款待魅诗琪。又是拉着魅诗琪跳舞,又是拉着魅诗琪喝酒。带魅诗琪闲下来的时候才知这是他们在过火把节。类似于她的世界中火把节。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只鸡,富的村杀头牛。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哟!火把的亮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这时当地的火把节正好进行在第二天,魅诗琪也被这里的热情带动起来,不知不觉便融入其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