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卫星导航系统之争2 (第2/3页)
号导航卫星,替换了退役的卫星,“北斗”系统开始激活。到2007年底,中国成功发s"/>了第一颗“中轨道”导航系统。标志着“北斗”系统在技术和规划上的重大突破。此时。欧盟还在内耗中没有脱开身。直到2008年4月27日,“伽利略”系统的第二颗实验卫星才升空,此时距上次发s"/>已经有差不多四年时间,这样的进度。比最初的计划推迟了整整五年。“北斗”二号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北斗”二号在技术上比“伽利略”更先进,定位j"/>度甚至达到0.5米级,令欧洲人深受震撼。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j"/>度等技术指标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为转变被动局面,欧洲人别无他法,只有增加财政投入,而此时欧洲航天局为了排挤中国,已经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开发资金均来源于欧盟公共资金,这就意味着,要想增大投入,还得在内部无休止地“吵”下去。欧洲人开始酸溜溜地说,中国“北斗”二号的技术“偷窃”自欧盟“伽利略”计划,这样的无聊之辞已经成为欧洲人自大自负又一例证。出于战略的需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弃与欧盟“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但这已经不能阻挡中国推出自主全球导航系统的步伐。按照国际电信联盟通用的程序,中国已经向该组织通报了准备使用的卫星发s"/>频率,这一频率正好是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用于“公共管理服务”的频率。频道是稀有资源。占得先机的美国和俄罗斯分别拥有最好的使用频率,中国所看中的频率被认为是美国和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