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一章 着舰试验 (第1/4页)
对于歼15战斗机这次降落,无论是罗杨还是黄海波,都极为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试验对中国海军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众所周知,舰载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的过程,过前、过后、靠左、靠右都会造成冲出甲板或与舰上其他飞机相撞的危险,甲板的横摇幅度过大也会使舰载机机轮触及甲板时产生倾覆。因此,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降落一直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航空母舰发展的早期,每一个架次的降落都意味着飞行员与死神擦肩而过。二战中,美国海军曾有过统计,舰载机平均每降落50次,有可能发生一次事故,事故率为2%。后来喷气式战斗机上舰后,事故率反而降低到了1%。这是由于喷气式战斗机采用了滑行x"/>能较好的前三点式起落架设计,可以采用大下滑角不拉平的方式降落,从而增大了航母甲板与降落飞机投影面积的比值,从而一下子就把当时舰载机降落的事故率从2%降低到了1%。再后来,斜角甲板的出现,为飞机提供了触舰复飞的机会,进一步降低了事故率。而到了现代,光学、雷达等各种辅助降落设备的出现,使得降落的事故率几乎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当然了,相比于这些助降设备,阻拦装置也是航母发展的一大难题。阻拦装置主要由阻拦索以及阻拦网组成,相比于阻拦网,横亘在航母甲板上的四道阻拦索技术难度相对要大上许多。现代航母普遍使用的是y"/>压式阻拦系统,它由制动器械、y"/>压缓冲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组成。其中。制动器械包括:产生制动力的阻拦机构、保持制动缸压力的控制阀、保证阻拦飞机后能够迅速回位的蓄压器;y"/>压缓冲系统,主要用于降低制动初始瞬间的过载,延长系统寿命;冷却系统,则用来冷却舰载机在阻拦过程中由巨大动能转换成的热能。当舰载机尾钩挂上阻拦索后,阻拦索一边通过滑轮阻尼器减缓飞机速度,一边不断把动能传递到压缩空气罐。此时,隐藏在甲板以下的整个阻拦系统同时工作。将冲击带来的巨大动能转化为y"/>压油的热能和压缩空气的势能,使得飞机受到缓冲并实现制动。这套装置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能把它做出来的国家却没有多少。就曾经刊登文章称“中国航母航母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