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 (第2/3页)
曲同音和徐靖云暗暗生笑。“御史大人可想过,王爷为何无所畏忌敢撂下这话?”御史大人先是一愣,思忖片刻无果,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曲同音接着道,“大人请想,王爷十三岁自立门户,府中哪个侍卫家丁不是跟了他小十年的?就算有新人入府,杀人掩尸这等事,可不都得由心腹经手。问的出来的必是废话,问不出来的即便八十一般刑具过遍也是无用。”御史大人听着,连连点头,忽而油亮的眼皮翻了起,“不是还有个文公子吗?他进府不久,王爷曾当众打得他皮开肉绽,他必定心怀怨忿。”曲同音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和徐靖云对上一眼,问道,“大人那日也在场?”御史摇头,“听张大人提起过。”曲同音笑了,“这张大人闲聊也不把事情说全乎,文公子那一顿打不定少不了张大人一份。”“此话怎讲?”“说来话长,您回头再去问问张大人,总之那文公子是王爷的心头爱,下官可不敢招惹。”曲同音懒得赘述,只想断了御史大人的念头。上回提审过后他倒是能揣测出几分王爷的意思——拖延时间。听他这一说,御史大人的心绪又如一团乱麻,唉声叹气地坐进太师椅。曲同音见状,心底暗自偷乐。他可不愁案子进展过缓。皇帝欲除怀敬王,年老而思沉,以为莫须有三字难服众口,偏要定个凿凿之罪以儆效尤。既然要定罪,那就得讲究证据确凿,人证物证皆不可少。除非皇帝另有旨意。不过也有件事令他忧心,此案是由徐靖云而起,若是一直止步不前,皇帝势必随时起疑。便只能作出鞠躬尽瘁之状。曲同音走过去端起茶盏奉到御史面前,好心为他排忧,“大人勿恼,下官有个提议。”“快快讲来!”御史忙接了茶盏又放回几案,巴巴望着他。曲同音不禁落下一声低笑,娓娓道来,“大人深居简出,有些事可能不屑一闻,自传出那怀敬王好男色起,许多同僚都往他府上送过娈童或是清倌,这七八年间下来可不少,现如今王爷只与文公子结好,大人想,那些被遣散的男宠怕是比横死的多上不知几番,只消费些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