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 (第1/3页)
廉正直的名声,广为流传。
他讲究的,是流芳百世,是不折腰,是自己心中的一片清流。
他最欣赏的,也是自己的大儿子,恭谨孝顺,为人慷慨,颇有美名。
而白承修,就像个自己生出来的妖孽,从小就喜欢欺负人,玩手段,各种不堪。
十八岁那年,父亲被人弹劾陷害。
白承修当时并不觉得奇怪。
他觉得,以父亲这种个性,能升到尚书,到现在才被人陷害,才是奇怪。
他也奇怪大家的反应。
为什么都那么慷慨激昂?
他要是也在朝上被父亲骂了“祸国殃民的奸臣”,自己报复的手段,只怕会更惨。
事情发生后,父亲大义凛然的说,就算死了,自己也绝对不向朝中的奸臣低头。
千古之后,自有后人评说。
大哥和三弟齐声附和,俨然一副带着全家的性命成就大义的气势。
四弟和小妹还小,在母亲怀中,看着母亲抹眼泪。
白承修当时想,这三个人,他一定要救。
而且,绝对不能再让父亲当官了。
他当一天官,母亲就多一天危险。
于是,他和当时的太子言谨风密谋,两人设了计策,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将陷害父亲的人打击的站不起来。
父亲被放出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狠狠甩了白承修一耳光,斥责他使的手段上不得台面,玷污名声,让人不齿。
白承修摸摸脸,觉得世间的事情还真是奇怪。
当年母亲是不是红杏出墙过?
自己怎么看都不像父亲的亲生儿子。
虽然冤屈被洗请,父亲的仕途还是受了影响。
于是,在太子的暗示下,父亲被迫辞了官。
从那之后,白承修一路扶摇直上,与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差。
言谨风继位两年后,笑着对当年的丞相说了一句“陈大人年纪也不小了”,陈丞相立刻心领神会,当时就说自己老东西不中用了,辞了官。
于是,白承修二十四岁就拜了相。
父亲一口闷气堵得上不来,跟着当地方官的大儿子回了老家。
这件事情,一直存在白承修的心里。
他一想到父亲,都通常用“迂腐”二字带过。
现在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