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2/3页)
第一摞被鹤奴分为歌功颂德,鼓吹皇上如何英明神武的。第二摞被判为有理有据的分析,干货满满又颇有创新的。这第三摞……居然是几个老臣的辞职信。虞璁哭笑不得的翻了翻折子,内容还差不多都是那个论调。要么说身体越来越差,要么说自知愚钝难迎圣意,全是要告老还乡的。很明显啊,有几个老家伙发脾气发不过他,讲道理又讲不出道理,索性掀桌子不干了。不干了正好,眼瞅着新科举改革,未来要涌入的新鲜血液会越来越多,巴不得再多走几个。皇上抿了口奶茶,笑眯眯的批了个准。徐阶居然没回府,还呆在衙门里看书呢。一听虞大人过来找他,他披了袍子就跟着上了玉辇。“徐大人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家呢?”鹤奴跟他处的熟了,忍不住关心道:“当心着凉啊。”“我是感觉,皇上最近肯定会找我,这几日都留宿在衙门里。”徐阶想了想道:“毕竟这开海禁之事,确实同前朝的论断截然相反,那些老臣必然是不会同意的。”哪怕好话说尽,把事实和证据全部都摆在眼前,某些守旧派的也会临时性耳聋眼瞎,油盐不进。他甚至隐隐担心,陆大人会不会又跟几年前一样,再把那些棍棒全拎出来。虞璁这头一盏茶还没抿完,徐阶就到了乾清殿里。皇上如此聪明的人,当然意识到他就在衙门里呆着,不然不可能来宫里如此之快。“朕问你,”他开口道:“弘治年间有关海运的资料,怎么会如此之少?”弘治皇帝是朱厚照的爹,也是明朝里难得的明君。作为大航海时代和海禁时代的中间点,这一段历史里有关航海的资料,几乎是一片空白。就连杨慎为自己收集的一摞书籍里,也全然没有这一段的任何记载。徐阶愣了下,他原以为皇上对这段历史一清二楚,才会在会议上怒斥群臣,以正视听。可能是皇上原本世子出身,远居湖北,所以不太清楚这一段?“回禀皇上,”他行了个礼道:“若单论航海之说,宫里原有郑和出海的完整档案,无论是舰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