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8 (第2/3页)
和王献之都想一醉。醉酒之后,神智不再清醒,便能短暂忘却世间诸事,不会为汉室衰弱而苦,不会为百姓离乱而痛彻心扉。恣意狂放,潇洒风流。何言不是乱世中的无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情之所至,两人竟吟起魏太祖的。声音悠长,因为酒意带着些许沙哑。桓伊赞一声“好”,当场丢开酒坛,取出随身的竹笛,送到唇边。笛声袅袅,不似晋时曲调,更像汉乐府。乐者按下琴弦,舞者停止飞旋。室内不再有金鼓喧阗,仅余笛音缭绕,伴着慷慨激昂的词句,引得众人击掌赞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桓大司马和郗刺使同时放下酒盏,单手击着矮榻,伴着曲调,和众人一同吟唱。丝毫不在意司马昱复杂的心情,更不会顾及他泛青的脸色。当着晋朝皇帝的面,吟诵魏朝皇帝的佳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称得上一幕“奇景”。纵览历史,仅在此时能得一观。换成后世封建王朝,不说砍头流放,也会贬到犄角旮旯去度过余生。一首结束,众人同时举觞。司马昱心中难受,面上却不能现出分毫。只能强撑笑脸,和臣子共饮。那个憋屈劲,当真是没法提。酒过数巡,宾客都有了醉意。桓伊兴致一起,竟连续吹奏三曲,更有一曲是新作,得谢安赞誉,击节叹赏,“古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今桓叔夏之曲亦不逊矣。”夜色将深,席间欢畅更甚。酒酣耳热之际,一名宦者走了进来,上禀司马昱,宫门将落,请御驾返还。天子要走,宴席必然要提前结束。甭管是不是傀儡,有没有实权,该有的规矩不能打破。没道理一国之君回宫,臣子依旧宴饮欢庆。传扬出去,让天下人怎么看?若传至北方,难保苻坚又会说出什么话来。“恭送陛下。”桓大司马当即起身,令健仆备好谢礼。依照规矩,冠礼之后,主人必要备下绢帛,赠于大宾赞冠。无论父子关系如何,桓温都不会在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