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6 (第1/3页)
划分,桓容并不插手;西城划归为主要的商业区,遍设大小市,近来还多出两座酒肆,招牌是三名善舞的西域胡姬,算是城内一景;南城为州治所和刺使府所在,并设有三座大营,出入最为严格;北城主要为百姓聚居,偶尔有商铺夹杂期间,多是些零散杂物和菜蔬,方便百姓日常所需,无需为一把青菜就跑去西城。因盱眙商贸繁荣,往来的商队日渐增多,寻找生计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附近的村民陆续涌来。城内实在住不开,便有人出主意,由县衙出面,仿效建康的布局,在城外建设“里”,以供村人暂时落脚。目前已有北城外的马头里和常山里,西城外的石鳌里,以及正在建设的茅山里。日子久了,暂时落脚便成了常住,许多人在城内寻得生计,干脆把家人接来,就此在里中定居。因定居者越来越多,治安一度成为问题。里中合议,推举长者和贤德之人入州治所备案,重新录籍,方便人员管理。留下的村庄并未荒废,有临州赶来的流民借此住宿甚至定居,自然不缺少人气。因要建造的屋舍太多,加上世道不太平,里外还要搭建高墙,架设篱门,所需的劳力自然就多。这便是秦璟路过村庄时,村中只剩老幼妇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临近年尾,由州治所下令,盱眙县衙各处张贴告示,广告明年春耕诸事。并派里吏往各处走访,宣告刺使德政。“自明岁起,无论家中丁口,凡开垦荒田两亩,官衙发下粮种,免三年粮税。”“开垦荒田五亩以上者,粮种耕具俱发。春耕期间,可以半匹粗布并一斛粟米租耕牛整月。”“开荒十亩以上者,除以上便利,明岁可凭地约至州治所市牛犊,价为粗布两匹并粟米两斛。”政策一经宣扬,震惊的不只是百姓,更有邻州的治所和豪强。不提豫州,远在江州的桓冲得知消息,特地派人前来询问,消息是否确实。如果是真的,桓容哪来这么多的耕牛。并亲笔写成书信,字里行间暗示,看在北伐相助的份上,能不能匀给叔父几头?不管桓冲有此表现。对农人来说,耕牛是极其珍贵的财产。桓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