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 (第2/3页)
件罗列出来后,角色自然会鲜活灵动起来,自己主宰起自己的行为,甚至做出一些与作者构思不同的、推动剧情的行为。这样跃然纸上的角色,当然谁都想拥有,可是庞大而繁杂的三观设定,却不是谁都愿意做的。在一个故事中,通常只有主角和重要的配角可以得到如此“厚待”,其他人便是贴几个标签就出来活动了。比如范彦哲这个角色,俞奇文给他贴的标签就是“性格阴暗”、“仇视主角”、“暴力倾向”以及“擅长隐藏自己的真面目”这四条。他少年时期对主角的凌-辱虐待,直接导致了主角性格上的扭曲,但主角成年离开福利院后,两人并未有太多的交集。在主角追查当年家破人亡的真相、以及挨个刺杀仇人的过程中,范彦哲几乎没有怎么露脸,直到故事的尾声,主角才与他重遇,并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对于范彦哲这条线,俞奇文隐隐约约也是感觉到其中有些缺乏逻辑一贯性的,他游离于主线之外的身份,让主角看起来格外残暴,但与事故有关的利益链里,又实在安插不下他了,俞奇文这才睁只眼闭只眼,打算避重就轻地在中后期弱化这个角色。万万没想到,白川的一句猜测,却让俞奇文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他有些急迫地催促了一句:“你继续说!”看到俞导的表情并非嗤之以鼻,白川心定了一些,继续娓娓道来:“根据剧情,范彦哲也是幼年时因为父母双亡被送进福利院的,这部分原因并没有着重描写,但是在主角进入福利院之前,那里没有发生过任何孩子之间的霸凌事件,所以我猜,范彦哲并非在无差别的欺负伙伴,而是在针对主角一个人。”看到俞导认真倾听自己说话的样子,白川很感动,努力让自己的描述更加有条理,“台词中曾经有一处提到范彦哲是亲眼见到父母意外亡故的场面的,所以我想,他是不是在当时见到了自认为是凶手的人,也就是主角的父母?所以在主角进入福利院一周后,当范彦哲看到他拿出全家福照片时,才开始了对他长期的暴力行为。”“你有没有想过,范彦哲是因为自己身为孤儿,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