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开心 (第2/5页)
那少年一口气灌下,众人才纷纷出门,各自上车。 这中年人叫郑成,少年是他的小儿子,叫郑开心。前几日,族里辈分最高的爷爷去世,这会儿正操办丧事。 俗话说:五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何况南北之异? 比如北方,第六天晚要“上旺”,就是在家门口烧点纸钱,摆些供菜,召集亲朋好友,主持者叨咕叨咕,并在烟囱旁边撒些纸灰。 因为按北方说法,逝者在前六天不知道自己死了,你要在第六天告诉他:啊,你已经挂了,快些走吧! 然后,逝者的魂灵才会顺着烟囱遁走。 但在南方,尤其江南一带,貌似没有上旺的习俗。只在头七早上,由小孩在门口摔坛,再喝碗糖水,寓意平安。 当然了,以前都要停灵七日,现在不行,一般三日就会火化。 话不多时,车队便到了殡仪馆,一帮人又忙着祭奠。 郑开心不懂,让烧纸就烧纸,让磕头就磕头……小孩虽然没哭,其实挺悲伤的,这个年纪已经有“死亡”的概念了。 爷爷对自己很好,但是再也见不到了。 …… 在夏国的丧葬传统中,头七大概是最重要的一天。 通常认为,死者的魂灵会在第七天返家,家人要预备一顿饭菜,之后必须回避。如果让魂灵看见家人,会令其牵挂,彼此都不得安宁。 茅山镇挨着茅山,世世代代耳熏目染,自然比别处更加看重。 转眼到了傍晚,郑宅。 远亲近邻都已散去,剩下最直系的一帮人坐在客厅。只见郑成摸出那个纸包,小心拆开,扯出一张黄纸,上面批着几个字: 亥时二刻。 这便是死者回魂的时间。 “亥时是九点到11点吧?二刻又是什么时候?”郑成有点苦恼。 “不用管,就按两个小时算。” 奶奶比较爽利,搂过小孙子特意叮嘱:“开心,记住了!一会千万别出来,就在被窝里呆着!” “嗯嗯,我不出来!”孩子道。 “那好了,差不多就准备吧。”奶奶发话。 当即,一帮人开始忙碌。 按照那道长的吩咐,先把香烛酒食摆好,再铺上一层草木灰,取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的台阶上——据说阴魂见到竹竿,就会进家门。 之后,煮一鸡蛋,用土罐装盛放在房角,以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以便让鬼魂多待片刻。与此同时,还得准备一串鞭炮,等亥时过后丢进屋内,爆完才能进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